#43一周財經⎪聯準會的前世今生

Bill Yang
6 min readApr 13, 2020

--

6分鐘給你一份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財經食譜。

歡迎來到【比爾的財經廚房】。你好,我是 楊比爾。

自從1913年的12月23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簽署了《聯邦儲備法》至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走過了100多年的風雨歷程。在聯準會設立不到1年的時間裡,歐洲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5年之後,從美國開始,全世界就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接著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戰後的歷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這使得聯準會似乎成了金融浩劫和世界戰爭的始作俑者,各種對於聯準會的種種猜測和議論也紛至沓來。似乎如果沒有聯準會的誕生,世界就不會爆發如此多的危機和浩劫。但是,無論如何,現實的情況是,聯準會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的央行,其所頒布的每一項貨幣政策和金融決策,都會對世界的經濟、政治形勢產生巨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聯準會這個世界的央行,他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主導全球的金融與貨幣的?對了,還是要再拜託你,如果你喜歡這期節目,趕緊訂閱+5顆星評價轉發給你的朋友,我每週一、三、五早上八點準時更新。

如果你已經下載Telegram,直接在「聊天」搜尋:@billskitchen,加入「比爾的財經廚房」頻道!可以更直接跟我互動。

整個19世紀的美國,圍繞著是否設立私有的中央銀行的問題,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對抗。主角圍繞著兩個知名人物 — 漢密爾頓和傑斐遜間的較量。而這兩個人對立的焦點問題就是,美國是否需要構建私有的中央銀行體制。私有的中央銀行經歷了被立被廢,再被立再被廢的撲朔迷離的風雨歷程。1789年,漢密爾頓被華盛頓總統任命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是美國中央銀行制度的主要推動者。他認為,獨立戰爭之後的美國處於嚴重的債務危機之中,美國應當建立起一個類似於英格蘭銀行的私有的中央銀行,以履行發行貨幣的職責。而與漢密爾頓針鋒相對的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斐遜。他認為,如果由一個私有的中央銀行負責發行公共貨幣,這將直接威脅到人民的自由;這種威脅比敵人的軍隊的危險還要嚴重得多;不能將永久的債務強加在人民的身上。

華盛頓於1791年2月25日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其有效期為20年。這個中央銀行就是美國第一銀行(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傑斐遜並沒有放棄,他當選為美國第三任總統後,他就開始試圖廢除美國第一銀行。1811年,眾議院以65對64票的一票之優勢否決了第一銀行授權延期的提案。美國第一銀行於1811年3月3日關門。麥迪遜總統在1815年12月5日再提出成立第二家中央銀行 — 美國第二銀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它也得到了20年的授權期限。但是1828年,安德魯·傑克遜當選美國總統,他也是傑斐遜主義的信徒,他在1836年如願讓第二銀行壽終正寢。

1907年,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投資公司對聯合銅業公司的收購計劃失敗。市場傳言公司將因為收購失敗而破產,信託公司遭到擠兑,牽連之下參與銅礦股票投機的8家紐約銀行和信託公司在4天內相繼破產。在1907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人開始思考導致危機的原因。其中一種觀點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 由於缺乏中央銀行,主要金融機構不得不依賴於華爾街主導人物、超級富豪摩根出手相救。誰也不知道下一次危機來臨時是否還會有摩根或摩根式的人物出手相救。

但是大家也知道,歷來的美國總統也大都對於中央銀行持否定態度,這也是百年來美國的中央銀行一直建立不起來的主要原因。如果美國現在仍然使用中央銀行這個名稱,不僅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更加可能使得這個法案無法在議會被通過。於是,華爾街大佬們提出以「聯邦儲備系統」這個的名稱代替中央銀行這個名稱,然而二者實質上並無任何差別。它不僅具有中央銀行的所有職能,而且和英格蘭銀行一樣是一家股份完全由私人擁有的純粹的私有的中央銀行。1913年聖誕節前兩天的12月23日,美國國會的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表決通過了《聯邦儲備法》。參議院通過《聯邦儲備法》後僅一個小時,威爾遜總統就正式簽署了該法案。

在聯準會成立的初期,直到20世紀30年代之前,聯準會的實權確實掌控在大金融家們的手中。1929年經濟大危機開始時,洛克菲勒財團趁勢侵吞了摩根財團所有的大通國民銀行。反摩根同盟推動的銀行法案,使得聯準會改換了面貌,聯準會控制權轉移到美國政府的手裡,包括紐約聯儲銀行在內的地區分行也從此被趕出了核心圈子,摩根財團對聯準會的控制權也隨之喪失。

「二戰」以後,洛克菲勒、卡內基、福特、摩根等財團開始共同控制和支配起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而此時,聯準會也轉換了其身份和角色,也就是發行紙幣和調整法定最低存款準備金率。

總之,美國經歷了國際金融資本從零散的私人金融家轉移到政府手中的過程。現在美國的國際金融資產已經集中於美國政府手中,而不是集中於私人資本集團手中。現在的美國政府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金融利益,還要把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綜合在一起,從國際戰略的高度來控制與調整金融體系。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在變成世界警察的同時,美國金融調控中心 —聯準會也逐漸變成了全世界的中央銀行,即所謂央行的央行。

這一期節目的內容主要來自,苗延波先生所寫的⟪貨幣簡史:從貨幣的起源到貨幣的未來⟫。台灣的中央銀行,在全球的央行中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你能找到這個優良傳統的起源嗎?歡迎把你的想法寫在留言區,跟其他聽眾交流討論。如果你喜歡這一期的節目,拜託,把這個節目分享轉發給你的朋友。

以上就是比爾的財經廚房想要提供給你的,讓我們一起輕鬆活好每一天。我們下次見。

您可以在以下頻道收聽「比爾的財經廚房」

Apple podcasts:https://ppt.cc/fhJ1zx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7MTL19jfhtZirkHeKlM3V

PocketCasts: https://pca.st/jti419iv

Breaker: https://www.breaker.audio/bi-er-de-cai-jing-chu-fang

RadioPublic: https://radiopublic.com/-GO4NR1

--

--

Bill Yang
Bill Yang

Written by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