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30「大分散」時代的資產配置

Bill Yang
Sep 26, 2022

今天的節目名稱,來自方言文化出版的《大分散股票高獲利法則》,講的主要是傳統股票交易的觀念,但是其實相當適合當今的市場環境。尤其是像2022年這樣的高通膨、高升息、高波動的市場。在通貨膨脹的時期該如何做資產配置是很多人很疑惑的。關於通貨膨脹,常見的一個誤區是,多數人覺得通貨膨脹是不好的,既然通膨不好,為什麼央行不把通膨目標設為零?流動性陷阱是目前很多中央銀行把通膨目標設在2%左右而不是零的一個重要原因。流動性陷阱的殺傷力在於,大家知道名目利率=實質利率+通膨率。當名目利率是零時,通膨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就表示實質利率上升了1個百分點。而實質利率上升將抑制需求,而需求量下降又會推動通膨率進一步下跌,再次拉高實質利率,形成惡性循環。也就是通縮。這種名目利率降到零後,通縮造成經濟持續惡化的情況被稱為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通縮和經濟衰退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如果把通膨目標設在2%,名目利率就可以在6%(4%的實質利率加上2%的通膨率)附近。和把通膨目標設在零相比,名目利率距離零利率下限更遠,更不容易出現流動性陷阱的問題。在多數情況,輕微的通膨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下必然發生的自然結果。而此時,資產價格通常伴隨著更大的漲幅,舉例來說,截至2021年12月底,自從2005年有0050這檔ETF以來,0050的總報酬超過600%,換算年化報酬率,高達11.86%。自1957年以來到2021年年底,S&P 500指數年化報酬率則為11.88%。大通膨可能會嚇到投資人,導致指數出現震盪,但從歷史結果看,大通膨跟指數的報酬率並沒有明顯的關係。從文稿當中的圖可以發現,指數的報酬率與通膨率並沒有明顯的相關。這主要是因為股市看得更遠,而通膨則是過去的數字。

現在這段時間市場走勢不佳,還是跟聯準會升息、縮表緊縮市場資金有關。同時市場也擔心2023年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

熊市屯幣 牛市賣幣

《大分散股票高獲利法則》提出非常精闢的資產配置六大原則,分別是「分散對象」、「分散風險」、「分散時間」、「分散期間」、「分散區域」以及最後「分散貨幣」。其中,我特別想談談「分散對象」,也就是投資不同類型的資產。在個人的資產配置上,如果看小資產配置,也就是風險性資產的的投資分配,加密貨幣佔我可投資資產的比例大約是15%,2022年年初則是50%,下降的原因並非我做了很多主動(有停利一部分但也不是太多)的調整,而是他就跌掉這麼多了。當然,最早我大概也是陸陸續續撥出15%的資金進加密貨幣,因此大概目前就是小輸小贏的狀態。然而,大家很想問的是,財富密碼到底是什麼?我的結論很簡單:「熊市屯幣 牛市賣幣」

19年開始我的定期定額就是選擇市值前8大的幣來投資,同時採用市值加權,也就是計算前8大幣種的市值,然後按照市值的比例來安排投資金額。舉例來說:比特幣當時市值在這八支幣當中佔65%,以太幣佔15%,其餘的佔20%。就以這個概略的比例分散去投資。2022年3月,市場流動性開始緊縮,開始出脫小幣。只保留比特跟以太,持有美元穩定幣。停止投資NFT。大資產配置上,黃金我是不考慮的,房地產比重還是最高,接著就是有大約六個月生活開銷所需要的現金儲備。現在很明顯,在加密貨幣的投資上,是該開始慢慢屯幣的時候了。而持續的以分散的幣種來佈局,雖然不會是賭對一把就退休,但整體獲勝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而2023年的分散投資組合,我會以「槓鈴策略」當作配置的主軸。考量到加密貨幣發展的可持續性,各種代幣必須能夠扎扎實實的賺到錢,產生獲利,而不能只是靠著信仰在支持,同時我必須找到真的能夠獲利的代幣而且已經準備好面對監管。因此,槓鈴策略的一邊是「價值股」,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也就是全球最大的兩個中心化交易所,分別是幣安的代幣BNB以及FTX的代幣FTT。這兩個交易所在這波熊市當中展現了龐大的現金儲備,顯示他們都有良好的獲利能力,即便代幣的價格未必能與獲利成正比,但是兩個代幣也都有完善的燃燒機制。槓鈴的另一邊則會是「成長股」,或是投機性更高的代幣。這些代幣的變化會很快,我就不特別在這裡提了。

屯幣跟抄底的差異?

傑西 李佛摩說:「作為一個投機商,我從不抄底,也從不逃頂」,「關鍵不在於是否抄底或逃頂,而在於時機對:隨著跌勢做空,隨著漲勢做多。做空時,我會一路做空,隨著價格下跌一路買跌;做多時,我會一路買進,隨著價格的上漲一路買漲。」我的功力跟不上傑西李佛摩,但我也不抄底,我有錢時就買一點,也沒辦法預測市場的底部。牛市的時候,我就多少出一點貨,放點穩定幣在身邊。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種定期定額或是DCA的策略。《大分散股票高獲利法則》的資產配置六大原則當中的「分散時間」就是這樣的概念。討論區上常常有人在問,「抄底的時間點到了沒?」抄底的概念其實要跟逃頂組合在一起,如果你只有抄底,然後沒有逃頂,那麼抄到的底後來又有更低的底,也還是賠錢。或是相反的,有逃頂了但是,價格卻沒有下來很多,又繼續往上漲,這也還是賠錢。而為了精準的「抄底、逃頂」多數人操作只會越來越頻繁,而其實這最後就是機率的遊戲,操作越頻繁,你的「抄底成功且逃頂成功」的機率就越低。

相對的,屯幣或定期定額感覺是有點阿Q,就是一個普通投資人都可以做到的事,現在的幣價不好,那麼我就多少買一點,時間到了就買一點,首先,長期買入的結果就是自動完成了絕大多數人認為非常難以堅持的「長期持有」,你變成了有耐心的人。

其次,定期買入的計劃,自動把你變成了最難得的那種人:有紀律的人。最後,每次投入一定金額,這裡的隱含意義在於,這是把你自動變成了量力而為的人。

另外一個《大分散股票高獲利法則》提到的「分散期間」,跟前面我們所說的「分散時間」不同,這裡指的是配置的資產要依預計持有的時間分為短期、中期、長期。每種投資商品的期限也各不相同。這個原則的重要之處在於,有的時候,我們會突然在短時間之內需要一大筆錢,或是在中長期時需要動用一筆金額,可以配合這些時間點,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舉例來說:三個月之後要付出去的給廠商的貨款,這顯然你不能在這三個月當中拿去「沖土狗」想短炒一波,賺個快錢。因為欠人的錢不能不還,而短期投機的變數是很多的,這個明顯的就是「危險程度與期間的錯配」。相反的,如果是一筆可以長期放十年的資金,與其放穩定幣或是定存,不如就直接投在有前景的加密貨幣項目,隨著整個區塊鏈產業的成熟,十年之內這筆投資的收益可能是相當可觀的。而此時,單純的放定存就太可惜了。

因此,期間與風險的分散一定要互相搭配。因為要分散風險,就將一筆短期資金盲目的分散在風險等級各不相同的商品上,並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短期資金應該投資在低風險/低獲利的商品上,中期資金投資在中風險/中度獲利的商品,最後,長期資金則可以搭配高風險/高報酬的商品,如此才能兼顧風險與收益。

最後,我想談談小資金的投資人要不要做資產配置這個問題。當然這裡講的是資產配置當中的小資產配置,也就是單純談投資面商品的配置。我的想法是還是必須要的,即使有很多人會說,資金小的時候就要「專注的顧好眼前這個雞蛋」,而不是分散在好幾個籃子。我的概念則是小資金的時候,其實多數投資人的經驗不足,也並非對各種不同商品都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分散在不同的籃子是給你賺經驗值的,最終你會逐漸從好幾個籃子逐漸地收斂出最適合你的那個一兩個籃子,然後你可以專心地顧好他。

許多網路上投資理財的成功經驗當中,經常是集中投資而非分散的資產配置,而成為億萬富翁。但是我們必須認清,如此精彩的致富傳奇其實是鳳毛麟角的個案。現實中能夠每次都挑中高報酬的投資標的,又能夠抓準時機退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而《大分散股票高獲利法則》所提的則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可以複製的成功方法。

--

--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