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1 找九天玄女算個命

Bill Yang
Jun 19, 2022

--

「怎麼沒更新? 確診了嗎?」同學發現我上週沒更新,打電話來問候。確診嗎?當然沒有!但現在的市場狀況可能讓很多人感受一下,聽說確診時會產生全身由內而外的錐心之痛。看到市場跌成這樣,一時間我也出現「腦霧」的狀態,不曉得該說些什麼怎樣才能安慰到大家。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狀況,五月份我在粉專發了一份操作的檢討報告,主要是檢討四月底到五月15日這一波下殺的操作缺失。其實寫完之後心態好多了,我再次的出脫了部分比特幣與以太幣的部位,整體現金水位從40%拉高到85%,這並非表示我對加密貨幣的前景悲觀,而是因為我已經很清楚的知道,加密貨幣無法置身於總體貨幣政策環境之事外。他依舊一個持續在高速發展與迭代的新技術、新工具,但同時也是受惠於寬鬆貨幣政策之下,專門「吃錢」的怪獸。

幣價反應經濟衰退

六月一日起聯準會正式開始縮表,不論美股或是幣圈反應升息與縮表的幅度都大於預期。這其實也就是因為聯準會升息的幅度與速度超乎市場想像的原因。聯準會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對準著通膨,試圖要儘早壓制通膨。然而這可能是徒勞無功的,打擊通膨的過程中,將無可避面的引發景氣的衰退。現在市場反應的,其實已經不是升息的預期,而是經濟陷入衰退。首先我注意到的是「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這個數據在過去一年幾乎每個月都在下跌。

文稿中,我們也把圖表給大家參考。長期景氣擴張會持續推升消費數據走高,因此在判斷景氣是否陷入衰退期,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連續4季度的下跌,真的是一大警訊。其次是「民間投資年增率」(M平方圖表: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投資 (季增年率)),第一季的數據也是呈現下跌,景氣有加速下跌的前兆。當然個人消費支出年增率有可能受到去年基期較高的影響,但我們可以持續留意。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976年有報告以來,2022年六月份的數據創下歷史最低,只有50.2,甚至低於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是44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為什麼會這麼嚴重?因為通膨數據持續攀高,而且由於俄烏戰爭延續,原油供應、糧食供給、供應鏈不順,讓通膨的控制變得異常困難。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中,詢問了消費者對未來五到十年的通膨預期,這個數據已經由2020年的2.5%,快速上升到3.3%。

現在到底該不該砍?

靈魂拷問。我記得有一個故事,有一個登山客,不小心滑落懸崖,他剛好掛在一根樹枝上,動彈不得。天氣非常嚴寒,如果他繼續待在懸崖上,不出幾個小時就會凍死。但是,視線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完全不曉得離地面還有多遠,是不是要割斷樹枝,放手跳下去?故事的結尾,登山客終究沒有勇氣跳下,隔天被發現還掛在樹枝上,已經氣絕身亡,而離地面,僅僅只有一公尺。面對未知,我們的恐懼往往會戰勝理智。因此即便我們並沒有辦法準確的預知市場的高點或是低點,還是應該要有一個預測為基礎,當作判斷的依據,即便你是瞎猜。用你僅有的資訊,對可能的狀態評估後做一個「機率」的判斷是必要的,例如:凍死的機率跟跳下去摔死的機率。

時間的維度

以下的判斷純屬我的猜測:首先就時間的維度,整個市場回溫的時間點會是什麼時候?這個時間點不是一個絕對的月份或是日期,而是「聯準會停止升息或縮表的時間。」哈佛大學教授暨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在接受巴隆周刊專訪時以「冬天洗熱水澡」解釋貨幣政策的延遲效應。這就好比入住某個老舊旅館,淋浴時需調整蓮蓬頭出水量和水溫,打開水龍頭大概隔20到30秒水溫才會起變化,但溫度和時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談何容易,很難避免被燙到或凍到。因為在轉開水龍頭後不見動靜,就可能開得更大,然後突然間,水溫燙得或冷得你急忙跳出來。貨幣政策從實施到見效的時間差約9到18個月,而這正是聯準會調控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加密貨幣或是區塊鏈的技術,將越來越像科技股,他會隨著景氣做同方向變動。因此觀察聯準會停止升息以及重新擴張資產負債表,可以當作何時開始重新做多的時間指標。

空間的維度

接著談空間維度,也就是價格還有多少下跌的空間?市面上有很多技術分析,我今天跟大家介紹使用鏈上數據來分析。鏈上數據跟單純看價格或成交量的技術分析不同,他可以分析到每一顆幣被創造或轉移後,到目前他的損益情形,藉此我們可以判斷持有人是不是會忍不住要「割肉」求生,或是在高點想要獲利了結。某種程度是更科學的「籌碼分析」。例如:NUPL(淨未實現利潤/虧損)就可以查看未實現利潤和未實現虧損之間的差異,以確定整個網絡當前是否處於盈利或虧損狀態。NUPL損益指標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某一代幣的所有單位今天都被賣出,投資人將獲得多少收益或損失多少? 經由查看創建UTXO(一個帳本的紀錄)時的價格與資產當前價格之間的差值,我們可以確定該 UTXO 中的特定代幣是處於未實現利潤(價格上漲)還是虧損(價格下跌)狀態。在整個網絡中查看這一點時,我們可以看到網絡中有多少比例是獲利的,有多少是虧損的。

當前 NUPL的位置是-0.33,任何高於零的值都表示網絡處於淨利潤狀態,而低於零的值表示網絡處於淨虧損狀態。那麼要整個網絡虧成什麼樣子,才能洗乾淨籌碼,重拾上漲動能呢?淨未實現利潤在歷史上跌破零總共有四次,前一次就是2020年三月,由於現在的環境是縮表的情境,因此我覺得同樣是縮表的2018年更具有參考性。當時凈未實現利潤從跌破0到指標最低的位置,比特幣從4847跌到3206 (跌幅-33%) 。另一個更早期的案例則是2014年,跌幅為-65%。本波段比特幣凈未實現利潤0的位置是 22447點, 目標區可以先看15039(-33%),-65%的跌幅則是7856。後面這個數字我覺得機率不是太大,因為2014年的加密貨幣市場太不成熟。

你沒有做得很差,機構成了大散戶

第18集的節目跟的大家報告過,2021年機構大舉入局加密貨幣市場之後,改變了原本的市場生態與格局,機構成了主導市場的最大鯨魚,而這批來自華爾街的精英們,腦子裝的還是傳統金融的學院基本教義,而非對加密貨幣的狂熱與信仰。因此,他們也將對股票市場估值計算的模型帶入了加密貨幣,這導致2021年以來,加密貨幣的走勢與科技股越來越相像。而這波比特幣從高點往下的過程當中,鯨魚們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從文稿當中看到錢包地址的移動,只看到鯨魚們定期的每個月有錢包資金的大筆移動,但幾乎一個月一次太整齊,應該是Defi之類的借貸活動,收利息用的。

而大額的充值到交易所的價位則分別是在比特幣32000美元左右,最高一天轉入了17萬多顆。錢包裡有1 萬顆以上比特幣的錢包們,就打進去了9萬多顆。再來就是節目製作的幾天前22000、18000左右的價位,這幾天也連續充值達55萬1千餘顆,都割在低點了。

可見,這波市場的下跌從過去我們常說的機構割散戶的韭菜,演變成機構互割,過程當中還伴隨著三箭資本疑似因市場暴跌出現運營和償付問題。 5 月 LUNA 崩盤後,三箭資本先後向 FTX、Bitmex 轉入巨額 ETH頻繁進行操作。此外,三箭資本於多個主流借貸平台(如 BlockFi、Genesis、Nexo 和 Celsius)都有借貸部位。市場下跌也進一步引發大規模連環清算,波及眾多機構。影響所及,Celsius突然暫停提款與轉帳服務,BlockFi同樣宣佈將裁員20%,目前員工總數超過850人,預計將有超過150人失去工作,幣圈陷入寒冬。微策略(Microstredgy)也被點名是否會被要求追加保證金,這點其實大家不用太擔心,因為微策略跟銀行借的錢有可能會被追繳保證金的部位只有2.05億美元。而他們透過發行超低利率1.5~1.8%的無擔保債券則借到了22億美元,因此,微策略應該可以順利度過這波危機。

所以這麼想吧!你沒有做得很差,不論是絕對金額或是虧損幅度,機構們都沒有比你高明到哪!短線上,跌深之後可能會出現反彈,但具體幣圈回暖的時間,我評估不會這麼快,這次並不是2020年的突發的疫情,而是貨幣政策的改變,拖個一年半載是很正常的,不急於搶短。另外,修正的幅度上要看看機構們死得如何了?死透了沒?控制好部位以及槓桿,散戶們或是Hodler最終還是會活得好好的。

--

--

Bill Yang
Bill Yang

Written by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