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我們開始上班工作之後,生活中的大塊時間,就已經被工作佔據了。而且工作的時間還隨著通訊軟體,像Line,Whatsapp,近一步的佔領你表訂下班時間以後。最近這陣子大家在家上班,WFH也不如想像中美好,省下了上下班通勤時間,但在下班時間後,繼續處理公司的事務也因為變得太容易,有時候你就很難抵抗。然而,也不是只有你上班,時間才會被吞噬,即使你不上班,時間也是照樣會被吞噬,只是以不同的樣貌而已。因為我們現在有Youtube、Netflix,手機遊戲、IG,打開來只是滑個幾個片段,一晃眼時間一樣被消耗殆盡。接下來,跟大家談區塊鏈的最新發展,一時間我也很難判斷,這會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 什麼是GameFi
- GameFi的發展
- 注意力商人
什麼是GameFi
GameFi 概念,最早是2019 年底烏鎮大會時由 MixMarvel 策略長( CSO )Mary Ma 首次提出的,她提到「 game finance 」,也就是在遊戲中加入了金融元素。更廣為人知的時刻則是 2020 年 9 月, Yearn.Finance 創始人 Andre Cronje 發布一條推特,內容大致是說:「此時的 DeFi 發展主要趨向於 traDeFi ( 交易類型的DeFi ),而在將來 DeFi 的屬性將更趨向於遊戲化」。也因此也有人稱這種新的模式是 Play to Earn(P2E),邊玩邊賺。也就是玩家花費時間和精力在遊戲身上進而獲取收益。
在我跟許多人解釋區塊鏈或是Defi的過程當中,其實我覺得要講清楚概念很不容易。但如果置換成遊戲的概念,似乎就會好懂許多。舉例來說:最近有一個遊戲叫Defi Land,他感覺就像早期臉書種菜的遊戲。你可以種玉米、向日葵,這些你種植的作物就是一些加密貨幣。遊戲當中的菜市場,就是你可以交易這些作物的地方,這個就是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你也可以去銀行做借貸。一邊你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你也就越清楚什麼叫做「去中心化金融」。這個遊戲應該會在幾週內開始測試,我自己是很感興趣的。
也因此,GameFi 重點是玩遊戲,DeFi 重點則是挖礦賺錢。GameFi 將 DeFi 中的挖礦過程用遊戲替代了,花時間及精神進來玩反而成了關鍵。有些遊戲設計了很多角色和道具以及複雜的遊戲關卡和策略,贏了才能賺錢,相比挖礦,這個會讓使用者停留更長的時間。遊戲本身的經濟模型和遊戲玩法越成熟完善,就越能延長遊戲的壽命。
那麼,為什麼GameFi會成為傳統遊戲的強勁對手呢?目前,很多傳統遊戲是 free to play 免費模式,包括收益最高的中國手遊《王者榮耀》、《Pokémon Go》和 11 天創造1 億美元的日本手游《Ni No Kuni: Cross Worlds》這個遊戲看畫面就跟看日本動漫一樣非常精緻細膩。在傳統遊戲當中,對玩家來說,遊戲公司投資製作遊戲,上市後會收走大部分遊戲的收入,遊戲賺錢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販賣道具或是寶物,但如果你曾經下載過幾個遊戲玩過就知道,遊戲後期如果你不花錢(氪金)的話,很難過關。玩家的這些道具跟稀有寶物要不是辛苦搜集來的,要不就是砸大錢,用真金白銀換來的。有些道具是可以交易買賣的,但因為傳統遊戲都是封閉體系,遊戲資產只能在遊戲內部交易,而且這些道具或虛擬幣獎勵,玩家是沒有控制權,玩家的利益因此很難獲得保障,如果遊戲停止更新了,這些資金的投入,也就都付諸流水了。相對的,在區塊鏈遊戲當中,大部分甚至幾乎全部收入都歸屬於玩家自己,這對玩家來說絕對是一大利多。同樣,在區塊鏈遊戲中的遊戲獎勵是加密資產,就可以在鏈上進行自由買賣。這個就要講到幾個月前開始大行其道的NFT(非同質化代幣),在GameFi 中的 DeFi 成分主要體現在:啟動資金可以是免費的,另外 NFT 遊戲資產是去中心化的,可參與提供流動性和質押挖礦使用。 遊戲的道具設計成NFT不但增加了稀缺性,而且在收藏與交換上更加方便,NFT與 GameFi真可以說是「天作之合」。
GameFi的發展
DeFi、NFT 概念相繼爆發後,GameFi 現在接棒成為新的風口。很多新型的 GameFi 對 NFT 遊戲賦予金融屬性,將金融產品以遊戲的方式呈現,使 DeFi 的流動性挖礦遊戲化,這大大增加了開發者、玩家、發行商三方的共同利益,逐步形成新的共贏關係。據 TokenTerminal 數據,今年最熱門的區塊鏈遊戲應該非《 Axie Infinity 》莫屬了。7 月 28 日單日,Axie Infinity 收入達到 1848 萬美元,收入超越騰訊手游《王者榮耀》2 倍;8 月總收入爲 3.6 億美元,相較7月增長 84.8%,其中市場交易費用收入 3664 萬美元,養殖費用收入 3.3 億美元,歷史累計總收入爲 5.9 億美元。 Axie Infinity 是一個由很多可愛的寶貝所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這些Axie寶貝本身也是由演算法而具有不同稀有度的 NFT。為了繁殖一個新的 Axie,需要遊戲中的貨幣「小愛藥水」(SLP),以及治理代幣 AXS 作為繁殖費。雙親的基因特徵組合決定了新出生的 Axie 的特徵。另外,Axies 有一個繁殖限制,這也就限制所有 Axies 的數量,使NFT寵物更加稀缺。從《 Axie Infinity 》開始,區塊鏈遊戲代表性作品的月收入已可與傳統遊戲巨頭爭鋒。GameFi 市值正在不斷上升,也能夠觀察到,區塊鏈遊戲的生態正在發生重構。
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因為行業的成熟,寡頭集中度持續攀升,中小遊戲開發商生存壓力巨大,而用戶付費率和獲利能力提升空間有限。而在區塊鏈遊戲領域裡,真正開始發展總共不過三五年的時間,除了今年爆發的 Axie Infinity,其他細分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空間。區塊鏈遊戲將主動權交給玩家,重新構造了開發商、玩家之間的關係,具備極大的滲透力和發展潛力。
我本身也測試過幾個區塊鏈遊戲,老實說有些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無腦?這樣會有人玩嗎?如果只是因為有利可圖的話,這個遊戲並不會有長久發展。 GameFi 的重心畢竟還是在於遊戲,遊戲的可玩性是最終能不能吸引到新玩家的重點。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積極活躍的玩家,就應該在遊戲的故事性、娛樂性、畫面細節上不斷升級,讓玩家不斷產生新的成就感,並且滿足玩家社交屬性。區塊鏈遊戲向來被認為具有天然的社交和資產屬性,遊戲類 Dapp 總是最能夠帶來增量的玩家。即使沒有 Play to Earn 的玩家,也有單純只是想玩的玩家加入,一旦形成自己的用戶護城河和競爭壁壘,才會獲得長足發展。
注意力商人
談到這裡,play to earn 「邊玩邊賺」感覺是個很有趣的遊戲方式,但另一方面,又隱隱覺得這似乎又可能是新型態「注意力商人」在收割我們的方式。什麼是注意力商人?我們可以簡單地把他當作是廣告,舉例來說,幾年前,捷運站有免費派發的捷運報,他的營運成本完全是由廣告所支撐的。如今這種「收割」人類注意力並轉售給廣告商的行業在我們的經濟中已經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從歷史最為悠久的收音機開始,每種新出現的媒介都會先提供「免費」內容來獲取注意力,然後轉售注意力來維持自身的商業存續性。在既沒有人付款,也沒有多少人抗議的情況下,社群軟體就取代了我們的家庭、朋友以及同事關係網,同時幫助商人向我們推銷商品。除此之外,我們使用的手機,或者未來我們玩的手機遊戲,也都在不斷地尋找各種方法將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商業化。而且這種變化緩慢漸進,幾乎不會讓我們察覺有任何異樣。GameFi的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呢?非常值得我們密切關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