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來開箱⎪巨頭的詛咒(上)

Bill Yang
5 min readAug 14, 2020

--

今天要為大家開箱的這本新書是,⟪巨頭的詛咒⟫,副標題是,就是他們!正在扼殺創新、中小企業、你我的隱私資訊和薪資。2020年七月底,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審查了四大科技巨頭的市場壟斷情況,聽取了亞馬遜、Faceb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蘋果CEO的證詞。反壟斷的議題原本應該不會是我們關心的重點,因為反壟斷或是反托拉斯聽起來像是社會議題或是法律攻防,怎麼會跟投資市場有關係呢?然而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企業財富與權利在過去四十年當中有如此集中的成長,甚至對民主體制造成威脅,你就應該要試著了解。畢竟在這次選舉當中,反壟斷的議題,也已經成為民主黨與共和黨爭鋒相對的主角。如果民主黨在11月的大選中獲勝,或許將成為過去數十年反壟斷政策的轉折點。本書大約有8萬字,算是輕薄短小,我將利用2集節目的時間,來解說書中精華。

本書的作者是吳修銘(Tim Wu),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曾經擔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高級顧問,紐約州總檢察官的高級執法顧問,也曾加入國家經濟委員會,向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供關於市場競爭的政策建議。吳修銘還著有⟪誰控制了總開關⟫和⟪注意力商人⟫等暢銷書籍。並且入選⟪華盛頓郵報⟫和⟪紐約客⟫雜誌等各大媒體與亞馬遜的年度好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com以及網際網路的出現,為人類的生活打開一個全新的領域,只要我們能夠連上網,網路顛覆了以前我們所認知的一切規則。首先,如果你可以連上網路,使用網路的介面,也就是瀏覽器例如,當時的網景(Netscape),這個軟體本身是免費的。如果你透過雅虎(Yahoo!)當作網站入口,你也不需要任何費用,甚至他還提供了新聞或是拍賣的服務。這些型態,跟我們想像中邪惡的壟斷者,只想讓我們付更多錢完全不同。相反的,這些公司不論是在資訊取得(Google) 、更便宜方便的購書(亞馬遜),或是建立網路社群(Facebook),他們不但只收取便宜的費用,甚至是免費提供服務。Google給你免費的電子郵件信箱,免費的地圖導航,免費的雲端空間,看起來就像「慈濟」一般的慈善機構。(說真的,我爸爸75歲了,每年臉書幫他做回顧的時候,他都認真的發文感謝臉書的工作人員,不收錢還幫他整理照片)而且,似乎在網路空間幾乎不存在壟斷的問題,不僅是之前的網路巨頭紛紛倒下,而且既然沒有高聳的煙囪或是機器設備,可以阻擋新進的創業者,任何人都可以在網頁做幾個按鈕,然後提供新的服務。

詭異的是,Google、臉書、亞馬遜並沒有消失,他們還越來越強大,突然間,你只剩下一個搜尋引擎,你找不到其他的網路書店,只剩下一家什麼都賣的亞馬遜,如果不使用Facebook,你就等於不存在。在過去十多年裡,反托拉斯法睡著了,在相當危險或是反競爭的合併案中,給了科技公司通行證,最明顯的案例就是Facebook併購了Instagram。臉書只花費了十億美元就終結了他的生存問題,讓投資人鬆了一口氣。當一家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買下一家初出茅廬的挑戰者時,監管機構竟然可以得出FB與IG不是互為競爭對手的結論。

整體而言,臉書完成了67件收購案,亞馬遜則有91件,Google更是順利完成了241件併購案。科技業本質上成為幾家大型托拉斯的組合。科技公司善用了「複製 — 收購 — 扼殺」策略,模仿學習不成,就會進行收購。收購不成,就直接複製一模一樣的服務,然後利用現有流量優勢壓垮競爭對手。不論是臉書在面對IG或Whatsapp,Google收購Youtube,網路地圖公司Waze,亞馬遜併購了Zappos,Soap.com等潛在競爭者。都有類似的手法。

企業壟斷勢力增強,對一般民眾的影響在哪裡?現在美國經濟環境似乎回到了壟斷勢力最強盛時期的1910年代,貧富懸殊巨大,美國最富有的1%人群,控制了全國38.6%的財富,而他們的收入則佔到全國所得的23%。其次產業被更少更大的公司所主導。除了前面我們所提的案例,事實上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成功的投資故事背後,都有企業壟斷的影子。我想大家都還記得巴菲特原先是堅持不投資航空股的,因為在70年代之前,航空業的競爭讓股東無利可圖。但之後管制被解除,航空業被允許合併成為更大型的航空公司,達美航空收購西北航空,聯合航空買下大陸航空,美國航空併購了全美航空,大型航空公司數量銳減至三家。從此連續多年創造了前所未見的利潤。

一旦一個產業是由少數幾家公司組成,他們就更可能聯合起來,協調提高價格。一個產業成員越少,就越容易合作建構「聯合護城河」(或者「城寨」更合適),目的就是阻擋任何可能的入侵者。巨型公司透過政治運作確保通過有利的法案,可以用於強化護城河。對勞工而言,集中的經濟力量被用來避免提高工資,維持苛刻的就業條件,雇用兼職而非全職人員。

「巨頭的詛咒」這個書名,出自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蘭迪斯,當年就是在警告企業巨頭對民主本身構成的巨大威脅。在他看來,一旦大企業掌握過多資源,不僅使社會不平等現象加劇,也會導致國家權力和政府受到來自資本的不當支配,從而危及民主本身。但其實,書中並不認為反托拉斯法可以提供不平等或其他經濟問題的完整解答,相對的從歷史上看,它曾經解決過一部分問題,值得重新審視它可以做些什麼。

在下集節目當中,我們將探討近代最重要的兩場反壟斷戰役,也就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公司AT&T的分拆戰役,以及對微軟的大型訴訟。同時,我們也會以告訴大家,當市場不受企業壟斷時,所能夠煥發的活力。

--

--

Bill Yang
Bill Yang

Written by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