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談貓咪的話題,那顯然要來介紹一下我家的貓咪,他有個很直覺的名字,叫做「喵喵」,哈,對,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因為喵喵是一隻流浪貓,我的另一半他以前住的地方旁邊有一間土地公廟,喵喵就住在土地公廟附近。因此,每次我們約會的最後一站,就是要去土地公廟找一下喵喵,因為不知道他叫什麼,所以就隨便叫了喵喵,後來他也就記得了。只要我們叫「喵喵」,他就會從不知道哪裡跑出來,陪我們玩或是來吃罐罐。兩年前我生日的前一天,因為他身體好像不太好一直流眼淚跟流口水,我就把他帶回家看醫生了,這就是我跟喵喵緣分的開始,他也是我養的第一隻貓。好,那到底為什麼人類會養貓呢?養貓又是怎麼開始流行的?能從裡面找到投資機會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仔細想想,其實貓對人類來說,好像沒什麼實際的用途。他不像是狗可以幫忙打獵或是看家,也不像養雞養鴨可以吃,養牛可以耕田。養貓到底有什麼用呢?如果說人類養狗的歷史應該可追朔到15000年前,顯然狗的功能性比較高,但人類馴化貓的時間則要晚得多,根據考古學家的推估大該是10000年前,兩河流域的人們才開始養貓,整整晚了五千年左右,而現在全球各式各樣的貓的祖先其實也都是來自同一品種的後代。
當然有人說,養貓不就是為了要抓老鼠嗎?因為農耕文明開始之後,人類的穀物收穫的數量增加,穀倉就有了抓老鼠的需求,因此人類才開始養貓。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仔細想想,既然人類養了貓,就會給貓食物,而且貓的食物還滿挑惕的,他只吃高品質的蛋白質,例如說內臟、魚肉、雞肉,或是老鼠。對,但人類既然想讓貓留在身邊,貓吃老鼠的意願自然也就下降了,因為吃飽了嘛!
如果我們觀察養狗的人與養貓的人對自己的稱呼,可能可以判斷我們跟狗與跟貓的關係。養狗的人通常自稱是「狗主人」,我們跟狗有長期的主僕關係,狗提供忠誠跟護衛,我們則提供食物及安全。但跟貓的關係則有點不同,其實在我沒有養貓之前是無法理解的。我們都叫自己「貓奴」,叫貓「主子」,這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說奴才也不為過,因為每天你就是去幫她鏟大便,又稱鏟屎官。然後貓他餓了就會來叫你給他吃的,他平常在幹嘛?沒幹嘛,他就是整天躺著。
那既然養貓這麼沒用,我們怎麼會跟貓扯上關係呢?近期自然科學家的研究則提出了一個非常具說服力的理由,「因為貓可愛」。ㄟ ,你摔耳機喔,這樣不行,我是有證據的。貓,基本上符合了人類認知的可愛的全部特質。可愛這件事,你可別認為他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動物行為學的開創者洛倫茨指出,這種特徵叫做「憐幼觸發特質」。貓的外表特徵,天生長得就像人類的嬰兒。貓的眼睛非常大,幾乎是他的臉最大的部位。就好像我們看漫畫裡的人物一樣,眼睛都超級大。除了眼睛大,還有大耳朵,貓特別的地方還在於他的兩個眼睛為了獵捕的方便,都在頭部前面的中間位置,就跟人一樣。一般的動物為了逃避危險,眼睛都在頭的兩側,以便可以更容易的發現危險。貓短短的鼻子,大大的眼睛、耳朵,外形會觸發我們釋放荷爾蒙,讓我們像愛小嬰兒一樣愛它。
但是,即便貓非常可愛,但家貓的數量在二戰前,是遠遠不如狗的,狗派還是佔了絕對的優勢。但是有一項產品在二戰後橫空出世,徹底改變了貓狗的戰局,那就是貓砂。因為以前,養貓有個困難的地方,就是貓一定要在土裡、沙裡大小便,而且他還要埋起來,這讓開始都市化的民眾很難養貓,住在公寓的五樓要怎麼讓貓每天去外面大小便?所幸,貓砂出現了。貓砂是幹嘛的?我稍微解釋一下給沒養過貓的人聽,也就是鋪在貓廁所的一層像砂一樣的物質,這個是人工設計製造的,不是天然的砂。當貓咪便便或是尿尿的時候,他會迅速的吸附結塊,然後貓咪也可以像過去他在野外一般,撥砂把尿尿埋起來。當然我們清理起來就更輕鬆了,只要鏟起結塊的砂就可以了。這個小小的發明,帶來很直接的影響,以後貓可以養在家裡不用出門了。然而我們跟狗這個好朋友的關係,反倒是因為城市化,有一些不同。因為狗是需要遛的,需要被關注的。在城市,要去遛狗是一件相對不容易的事。但貓似乎更適應城市的生活,只要有貓砂,有食物跟飲水,其實貓並沒有這麼想要你陪。哭。當然這是養貓的另一個好處,就算你常常加班晚回家,住在小公寓,想養寵物的話,貓是一個好選擇。
當然人口結構的改變,也增加了貓的勢力,以日本為例,過去日本的寵物狗的數量是明顯高於貓的。但由於高齡化的結果,許多需要寵物陪伴的銀髮族已經無力出門去遛狗了,遛狗對他們的體力形成很大的壓力,因此改養貓。現在日本貓咪的數量已經超過狗了。日本人還創造出了「貓咪經濟學」(neko-nomy)neko是貓的日文。就連社群網路上,貓也是佔領了所有人的眼球,全球知名的網紅貓Lil Bub,IG帳號就有600萬人追蹤。很遺憾他已經在去年離世了。在他的生命中,他為有特殊需求的寵物或動物募款,募集金額高達70萬美金。全球貓砂的經濟規模達到50億美金,更不用說周邊的飼料、玩具、寢具、健康醫療、美容服務,這是一個千億美金級別的市場。這一切,都只是因為1947年艾德∙羅伊發明了貓砂開始的。
在台灣,根據農委會的資料,我們所有的毛小孩的數量(包含貓跟狗),在2020年會正式超過14歲以下的兒童的數量。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報告指出台灣寵物的產值也已經高達580億台幣。台股裡的寵物概念股則有瑞基、中化、永信,在動物用藥、動物醫療的營收都已經佔超過一成。
如果你想留意跟寵物相關的ETF,可以參考ProShares寵物照護ETF,代號〈PAWZ〉這個績效走勢真是魅力無法擋。領養代替購買,讓浪浪的生命可以延續。
以上就是比爾的財經廚房想要提供給你的,讓我們一起輕鬆活好每一天。我們下次見。
如果你已經下載Telegram,直接在Chats搜尋:@billskitchen,加入「比爾的財經廚房」頻道!
您可以在以下頻道收聽「比爾的財經廚房」
Apple podcasts:https://ppt.cc/fhJ1zx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7MTL19jfhtZirkHeKlM3V
PocketCasts: https://pca.st/jti419iv
Breaker: https://www.breaker.audio/bi-er-de-cai-jing-chu-fang
RadioPublic: https://radiopublic.com/-GO4N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