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談食材⎪世界上的第一張股票哪來的?

Bill Yang
4 min readJan 12, 2020

--

6分鐘給你一份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財經食譜。

歡迎來到【比爾的財經廚房】。你好,我是 楊比爾。

我想即使你沒有任何投資經驗,你也應該聽過股票這個名詞。提到股票,許多人就會跟著聯想到,炒股票或是買股票可以賺錢。股票可以說是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最普遍,最為一般人所熟悉的投資工具。談投資絕對不能錯過股票。

也因此在比爾的財經廚房當中,我們將股票,當作是一種食材,一種基本的材料,透過這個基本食材,我們可以逐步深入發掘其他細分類別。就好像同樣是豬肉,但有經驗的主婦們就知道,基本上還可以細分成,大排、小排、大里肌、小里肌、五花肉、二層肉等等。每一種豬肉各自有他適合的烹調方式與食譜。

在台灣股票市場的分類當中,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公告,可分為水泥工業、食品工業、塑膠工業、紡織纖維、 電機機械、等二十九種產業類別。不同類型的股票有各自不同的產業特色,因此操作時該留意的面向也各有不同,未來我們有機會會展開討論。

回到股票的起源這個問題上,在我所閱讀的相關文獻當中,其實對第一張股票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發行的股票時間未必是最早,但卻是最有規模,且流通最廣的股票,因此被廣泛認同為股票鼻祖。

16世紀末,歐洲的探險家們為了希望能夠從東亞,尤其是當時的印度尼西亞(也就是現在的印尼),取得香料,紛紛出海尋找新航線。當時剛剛獨立不久的荷蘭光是國內就有大大小小14家以東印度為主要貿易對象的船公司,這些貿易船配合著季風往東亞航行,幾乎都在同一時間抵達東亞,搶購物資的結果,導致買入的價格高漲。同一批船隻又順著季風在同一時間回國,導致賣出的價格大跌。在此同時,荷蘭國家議會為了對抗英國女王成立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希望能夠整合國內的小貿易公司成為一家大公司,以壯大海上的貿易實力。但這個過程需要除了各大商會出資以外,並釋出約650萬荷蘭盾的股權由全民認股,也因此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是女王的財產不同,荷蘭東印度公司,可說是一間民營企業。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張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的圖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稿查看。

既然荷蘭東印度公司首開風氣之先由全民認股,認購了股權的民眾自然就有因為自身財務的狀況需要轉讓股權的時候。也因此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讓有需要變現的民眾可以在這裡交易股票,大大的增加了股票流通的方便性。

隨著東印度公司在貿易路線的擴張,東印度公司巔峰時期可以說是富可敵國,200年間,東印度公司的年化報酬率高達18%,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賺錢的企業。據學者估計當時東印度公司的市值換算今天的美元,可能高達8兆美元,是現在蘋果公司的8倍。

因此回到股票的本來面目,股票就是企業籌集資金的工具,如果你購買了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其實,你就是持有了一部分的東印度公司。這其實也就是股神巴菲特再三強調的,「買進一張股票,買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部分公司的所有權。」

好的,當我們回顧股票的歷史源頭,你知道了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實是買了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恰巧你聽到你的同事在報明牌,說那一支股票很快要漲了,你會不會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呢?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與其他聽眾交流討論。

以上就是比爾的財經廚房想要提供給你的,讓我們一起輕鬆活好每一天。我們下次見。

如果你已經下載Telegram,直接在Chats搜尋:@billskitchen,加入「比爾的財經廚房」頻道!

您可以在以下頻道收聽「比爾的財經廚房」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7MTL19jfhtZirkHeKlM3V

PocketCasts: https://pca.st/jti419iv

Breaker: https://www.breaker.audio/bi-er-de-cai-jing-chu-fang

RadioPublic: https://radiopublic.com/-GO4NR1

--

--

Bill Yang
Bill Yang

Written by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