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給你一份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財經食譜。
歡迎來到【比爾的財經廚房】。你好,我是 楊比爾。
接續著上一期的一週財經,你應該會有注意到一個名詞「指數」。指數是做什麼的呢?為什麼只要是投資股票或是財經節目總是會看到某某指數。為什麼指數跟投資這麼息息相關呢?
我想說的是,指數不僅僅是跟財經密切,其實他跟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有關係。回想一下氣象新聞時段,最後主播可能會跟你說到的「紫外線指數」,或是每年夏季登革熱的高峰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會發布的「登革熱病媒蚊指數」,這些都是指數,但未必跟投資有關係。
我想給「指數」下一個粗淺的定義,其實指數是「人類對一堆雜亂資訊的封裝」,在廚房裡,就好像你的綜合維他命,這一顆維他命就封裝了你一天所需要的多種營養素,方便你每日食用。紫外線指數(UVI)則是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評估不同波長對皮膚曬傷引起的曬紅權重函數計算得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再將其分為五級,方便民眾採取應變措施。
你可以想像如果你一天的維他命攝取需要吞下大大小小十幾顆藥丸,應該會大大的降低你補充綜合維他命的誘因。而理解紫外線數值也絕對會比分辨顏色,從最安全的綠色,到最危險的紫色,要來得困難。這就是封裝,所起的作用。
由於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很有限的,很難在很短或是很零碎的時間內迅速的了解事務的全貌,因此我們需要「指數」這個認知的「壓縮檔」,將資訊封裝起來,方便我們理解跟使用。
1896年查爾斯∙道創立了道瓊工業指數,創立的緣由也就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壓縮檔」來紀錄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天的交易,形成了今天最常見的股票指數原型。
也因此指數就是你瞭解一籃子資產走勢的指標。這一籃子資產可以是股票、商品(如石油、大豆、玉米)、區域(如美國、台灣、日本)、產業(如科技、金融、零售)、貨幣、房地產等。主要是讓投資者對某種資產類別有個代表性的參考指標。
財經媒體中常見的美國三大指數,所講的是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標準普爾500指數。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在1957年創立的,是繼道瓊工業指數之後全美第二大的指數。有別於道瓊工業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是選取美國不同行業中500隻市值最大的股票去編制。
例如有大家都熟悉的 3M公司、蘋果公司(AAPL)、NIKE 耐克公司等,因為成份股中覆蓋不同的行業,所以指數走勢相對穩定且具有代表性。
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其參考指數,例如: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日本日經指數、德國DAX指數、中國上海綜合指數等等。不同指數則有不同的編制方法。
本次的內容,除了綜合維他命,你還能舉出廚房還有哪些其實是被「封裝」過才交給你使用的嗎?您能舉出什麼例子嗎?歡迎你在留言區留言,與其他聽眾討論交流。
以上就是比爾的財經廚房想要提供給你的,讓我們一起輕鬆活好每一天。我們下次見。
您可以在以下頻道收聽「比爾的財經廚房」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7MTL19jfhtZirkHeKlM3V
PocketCasts: https://pca.st/jti419iv
Breaker: https://www.breaker.audio/bi-er-de-cai-jing-chu-fang
RadioPublic: https://radiopublic.com/-GO4N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