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談組合⎪萬一拜登當選與曾經賣爆的-綠能基金

Bill Yang
7 min readSep 4, 2020

--

不得不說,本集節目開始會很像過去我們發過的懺悔文,也就是那一年我們賣爆的基金系列。我想這種受傷的心情會跟著你跟很久,即使事過境遷,你還是無法忘懷,更不要說盡釋前嫌,重新接納他,我說的是,綠能產業或是再生能源產業。德盛安聯的全球綠能趨勢基金在2007年造成市場搶購旋風,他是台灣第一個推這類型的基金,基金成立才半年多,淨值就逼近14元,規模暴增到300多億元,熱賣到暫停單筆申購做額度控管,甚至曾經連定期定額扣款都暫停,這應該也是史無前例。換句話說,如果你在那個時間點就有在市場裡,你很難不去碰它。然而,隨後金融海嘯的衝擊下,許多當時還在仰賴政府補貼的公司開始撐不下去,接著是太陽能產業產能過剩,綠能開始進入10多年的寒冬。當時的台股也同樣瘋狂,茂迪最高曾經來到985元,後來的益通更是到了1205元,產業環境的殘酷讓益通在2019年1月13日宣布下市。然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替代能源產業拜科技進展之賜,似乎有機會迎來一個「甜蜜點」,我們今天就來談談。

近期再生能源的熱度有明顯上升,應該是跟這位先生有關: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拜登。從1980年代末,拜登便是首批推動氣候變遷議題的國會議員,歐巴馬任內期間也積極管制碳排放。拜登主張美國必須在2050年前成為淨零碳排放量的經濟體,大力發展乾淨能源、減少航空航運業的碳排放量、並且將重返《巴黎氣候協定》。拜登在政見當中指出,預計在四年內投資2兆美元,用來對抗氣候變遷。預期會全面改造美國的基礎建設、能源發電、汽車製造、交通、住宅、農業等面向。拜登的計劃要求,到了2035年,美國的發電廠不再有碳排放。如果這件事成真,風能、太陽能、核能和水力發電都會迎來爆發性增長。拜登表示,他將會採用嚴格的排放標準,並結合政府投資和稅務優惠,來刺激研發及興建零排放的發電廠、輸電和儲電設施。

然而十多年前,大家也在說綠能會是未來的明日之星,我們肯定會逐漸地脫離石化燃料。但迎來的卻是很多人一輩子最糟的投資,即使是台積電的張忠謀,也在這裡跌了一跤。現在的情境有什麼不同呢?想當初 2008 年時,美國 1 到 3 月的燃煤比例都超過 50%,燃煤發電容量更在 2011 年達到 318GW( GigaWatt,十億瓦特) 最高峰,結果之後一路下滑,隨著電廠退休或是轉成天然氣電廠,2019 年燃煤發電容量已經降到 229GW,與 2011 年相比更是跌了 28%,而在 2020 年 1 月燃煤比例更是跌破 20% 至 19.9%,2 月與 3 月燃煤比例分別為 18.3% 與 17.3%,4 月僅 15.3% 而已。當然,不是發電廠突然良心發現了,或是他們突然愛地球了。而是根據EIA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資料顯示,煤炭的成本愈來愈高,許多公用事業電力公司逐漸將目光轉移到其他能源,像是天然氣、再生能源等。事實上,這應該是我在這個節目中最主要想跟大家說的,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就在這兩年已經比化石燃料還便宜了。必須承認,我應該是被綠能傷過之後,還在懷恨在心,所以故意不想知道產業訊息。

我們來看看,2019年全球太陽能光電(簡稱PV)發電成本相較18年下降13%,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但如果是跟2010年相比呢?這個比例是驚人的82%。這主要是受惠於於電池模組價格和系統配套費用的降低,前者降幅達 90%。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IRENA)統計指出,聚光太陽能熱發電 (CSP)、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的成本分別下降了 47%、39% 和 29%。2019 年,在所有新近投產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中,有 56% 的成本都低於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換句話說,太陽能發電和風電的成本一直在大幅下降。

2019 年,大規模太陽能光電發電成本降至 0.068 美元/千瓦時。在 2019 年投產的項目中,陸上和海上風電的成本均同比下降約 9%,分別降至 0.053 美元/千瓦時和 0.115 美元/千瓦時。自 2010 年以來,陸上風力渦輪發電機的價格下降了 55–60%,從而降低了裝機成本,而在運營與維護成本下降的同時,不斷增大的輪轂高度和掃掠面積也增大了容量系數。同一時期,海上風電的裝機成本下降了 18%,而其容量系數在過去十年間增大了近五分之一。由於渦輪機尺寸和有效容量的增大以及海上風電場數量增多而帶來的成本協同效益,運營和維護成本也相應地下降。太陽能技術中最不成熟的聚光太陽能熱發電 (CSP) 成本降至 0.182 美元/千瓦時,降幅為 1%。

根據競拍和購電協議 (PPA) 的最新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投產的項目中,太陽能光電發電成本與 2019 年相比將下降 42%,比使用最便宜化石燃料的燃煤發電廠低五分之一以上。到 2021 年,陸上風電的價格可能會比 2019 年下降 18%。與此同時,聚光太陽能熱發電 (CSP) 將有更大的變化,其全球平均拍賣價格將較 2019 年下降59%。2021年海上風電的競爭力也有猛烈的提升,價格將下降到 0.05 美元至 0.10 美元/千瓦時之間。而2019年的數字則是 0.115 美元/千瓦時,降幅高達13~59%。

再生能源發電的甜蜜點似乎到了,那投資呢?在產能充沛以及競爭持續的情況下,太陽能的上游,從矽原料到電池模組,價格都只會持續不斷的下降,情境猶如DRAM。元晶董事長2019年5月接受訪問時曾經感嘆, 矽原料最貴時每公斤是 1000美元,現在是10美元。但今年8月份的報價是…每公斤2.9美元。那最近這一波替代能源類股大漲,難道只是曇花一現?我想未必,確實上游的原料價格持續下降,建置成本持續下降,但是風場與太陽能電廠的開發與規劃,後續的服務與維修,因為規模效應,開始變得有利可圖。轉型路徑就是退出上游的矽料、矽晶圓。從電池起家的聯合再生能源、元晶與茂迪,現在都逐步降低電池業務的比例,同時在技術研發上持續提高太陽能模組的轉換率。其實,未來大廠們會是願意弄髒手的人贏,也就是可以下鄉跟設電廠的業主溝通、現場支援、合作,是提高利潤的關鍵。這點,由於國內市場不夠大,對國內業者來說是沒有優勢的。但是由於發電成本的下降,未來成長動能將會集中在取代傳統的燃煤電廠,所能創造的市場,這個規模也是巨大的。

在ETF的投資選擇上,我將相關的名單,放在文稿當中,有興趣你可以參考:從2019年8月30日以來,連同S&P500 ETF(SPY)一年的報酬率,作為對比,我也一併附上。
Invesco WilderHill乾淨能源ETF(PBW) +97.01%
iShares全球乾淨能源ETF(ICLN) +59.52%
Invesco太陽能ETF(TAN) +86.44%
First Trust全球風力能源ETF(FAN) +38.77%
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 +21.83%

從上圖可以發現,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光電與陸上風能,發電成本將在2021年低於一般石化燃料。
比較詳細的價格比較
跟2010年相比,再生能源的成本出現跳水式下跌
2019年全球再生能源新投資小幅增加2%,由於風力與太陽能建置成本下降,新增投資金額僅微幅成長。
全球以國家別,2019再生能源投資金額。台灣去年佔了亞太不含日本中國的一半。

--

--

Bill Yang
Bill Yang

Written by Bill Yang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 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 投資類 Top 5

No responses yet